观澜亭|韩国总统李在明:新的“平衡者”
观澜亭|韩国总统李在明:新的“平衡者”
观澜亭|韩国总统李在明:新的“平衡者”
6月3日(rì),韩国第21届总统选举结果揭晓,61岁的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当选韩国总统。6月4日,李在明正式就职(jiùzhí)。
韩国新政府上台后,面临复杂严峻的国内国际局面。从李在明最近的各种讲话(jiǎnghuà)和宣示来看,他将努力成为一个驾驭复杂局面“平衡者”,就像杂技演员走钢丝一样(yīyàng),拿好平衡木(pínghéngmù)将是他施政的着力点。
第一,做外交关系的“平衡者”。环球时报报道,在举行大选前(qián)的最后一场记者会上,在回答关于(guānyú)对华关系的提问时,李在明表示,当选后会推行(tuīxíng)实用的外交政策,不管是中国(zhōngguó),还是日本、俄罗斯、美国(měiguó),都需要建立友好关系。他同时指出,韩美同盟是韩国外交的根基,将继续深化。
从这个答复来看,李在明(lǐzàimíng)将开展以本国利益为中心的(de)“实用外交”:一方面,他将努力修复前任尹锡悦“一边倒”造成的周边关系损害,包括(bāokuò)和中国、俄罗斯等周边国家搞好关系;另一方面,他也重视韩美同盟关系,并认为这是“韩国外交的根基”。其中,一个(yígè)特别(tèbié)积极的信号,是李在明在就职讲话中表示的,在防范“朝鲜核威胁与军事挑衅”的同时(tóngshí),打开与朝鲜沟通的窗口,通过对话与合作构筑朝鲜半岛和平。这对于(duìyú)东北亚来说,无疑是一个好信息。
第二,做国内(guónèi)关系的(de)“平衡者(zhě)”。在去年12月3日尹锡悦发布禁严令之后至今,韩国国内政治形势一直不稳,陷入长达(zhǎngdá)6个月的混乱局面。这次大选,据环球时报报道(bàodào),共同民主党候选人李在明的得票率为49.42%,国民力量党候选人金文洙得票率为41.15%,改革新党候选人李俊锡得票率为8.34%,李在明的得票率很高,但(dàn)也需要及时缓和政治对立情绪。
国内政治对立状况急需“平衡”。现代快报6月(yuè)4日报道,韩国(hánguó)总统李在明4日与国(rìyǔguó)会议长禹元植和朝野代表共进午餐时表示,将该让步时就让步,该妥协(tuǒxié)时就妥协,寻找尽可能让所有人满意的政策,从而改善国民生活。希望我们的政治不再是充满敌意,而是能相互对话、彼此承认、实质竞争的政治。这是(zhèshì)放出缓和国内政治对立气氛(qìfēn)的“气球”。
国内经济(jīngjì)不安状况也急需“平衡”。据环球时报6月3日报道(bàodào),选民最关心的(de)是韩国(hánguó)经济低迷(dīmí)和(hé)生活成本上涨问题(wèntí)。经济方面,受政治动荡和经济不安以及国际环境变化等因素影响,韩国经济增长乏力。韩国央行将今年韩国经济增长预期(yùqī)大幅下调至0.8%,这是近年来较低的水平,恢复经济增长成为当务之急。环球网6月4日报道,李在明在就职讲话中表示,将首先恢复民生和经济,启动紧急经济专班,依靠国家财政实现经济良性循环,建设持续增长和发展的社会。李在明就任后的“一号行政令”,就是要求组建紧急经济检查小组(xiǎozǔ),说明了他对经济问题的重视。
第三,国内和国际之间也需要(xūyào)新“平衡(pínghéng)”。韩国国内的政治对立(duìlì)和经济低迷状况,既(jì)与国内因素有关,也与国际因素紧密相连,解决国内问题,离不开国际问题的解决。比如,美国发起的贸易战严重打击了依赖出口的韩国经济,这既需要和美国展开谈判,同时也必然要求(yāoqiú)韩国政策缓和地区紧张局势以及与中国的关系等。
综上所述,李在明施政风格,“平衡”是主要特点,不过,这位“平衡者”也将有很多个人的特点和(hé)时代(shídài)的烙印。
李在明可能是一位比较(bǐjiào)自信且力量感较强的“平衡者”。光明网报道,去年4月底,韩国(hánguó)最大在野党(zàiyědǎng)共同民主党前党首李在明以近90%的得票率击败两位竞争对手,这说明他在党内威信较高(gāo)。本次(běncì)李在明的得票率为49.42%,得票率很(hěn)高,另据韩国中央选举管理(guǎnlǐ)委员会6月3日晚通报,第21届韩国总统大选(dàxuǎn)的最终投票率为79.4%,创下了自1997年以来韩国总统大选的最高投票率。因此,这次大选的“成色”比较足,其当选是民意的集中反映,有利于他大刀阔斧施政。6月4日,李在明刚刚宣誓就职,就与联(lián)参议长通话,听取军队统帅权交接汇报,了解全军动向,说明了他快速进入角色。
李在明(lǐzàimíng)可能也(yě)(yě)是(shì)一位性格比较执著的“平衡者”。李在明是“草根总统”,他的政治生涯充满了坎坷和(hé)坚韧。李在明1964年出生于韩国(hánguó)安东市的一个小山村,家中孩子多,生活贫寒。小时候,他当过6年童工,左臂受伤终身残疾,母亲做公厕保洁,全家捡烂水果吃。后来,李在明发愤读书,于1982年成功考取(kǎoqǔ)韩国中央大学法律系,还拿到了奖学金。这种人生经历,让李在明有了不服输、敢于吃苦的韧性性格,其执政风格也是不达目的不罢休。2023年8月31日,为抗议尹锡悦政府(zhèngfǔ)的施政,李在明无限期绝食,绝食第19天时,因健康(jiànkāng)恶化(èhuà)被送入医院,创下了绝食24天的纪录,这都是他执著性格的反映。
李在明可能是(shì)一位更(gèng)重视民生且灵活的“平衡者”。2024年12月3日,尹锡悦发布戒严令后,61岁的李在明穿着防弹衣(fángdànyī),猫腰翻过三米高的警戒墙,当他(tā)浑身尘土出现在国会大厅时,现场议员集体起立鼓掌。在选举阶段(jiēduàn),李在明主张向财阀集团加税,承诺发放民生补贴,这说明他比较注重民生。
从出身、性格等各方面判断,李在明执政风格将(jiāng)比较务实,这符合韩国民众的社会(shèhuì)诉求。
据环球时报报道,李在明(lǐzàimíng)政府上任(shàngrèn)第一天,韩国综合股价指数(KOSPI)上涨超过2%,创下年内新高。证券业界甚至预测,由于对新政府政策(zhèngcè)的期待,KOSPI指数将(jiāng)在年底突破3000点。因此,“平衡者”李在明当选,对韩国和周边国家来说,可能(kěnéng)都是一个好消息。
(大众(dàzhòng)新闻记者 周学泽)
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